Toh1164《五如来赞》
本文的作者佚名,但其译者是西藏后弘期极负盛名的天竺班智达莲源铠(Padmākaravarma)以及作为为新旧弘期作划界式的藏族大译师宝贤。
五如来,也可以称为:五佛、五方佛、五部佛、五族佛或如来等等。
如来,或佛,在原始和部派佛教中,也就是说在小乘佛教中,多被用以表示或指代一位由凡人而成为觉悟者,一位活生生的圣人。当然,这样的圣人是会善逝的、涅盘的、永远地离开我们的。在小乘佛教中,教义往往局限于某个特定的人的解脱,或一小众人的解脱,或最多,是这个世界中所有有缘的人的解脱。所以,那种教法中的佛,首先就是一个人。
随着大乘佛教以「救度一切有情」而争取无上觉悟为目的,上面说到的局限被全部打破。大乘关于解脱的空性教法从主要针对补特伽罗我转向广泛地针对一切法我。大乘关于救世实践的修行道的描述也不再设限地拓展到关于适应所有众生修行之道。如是者在「一个也不能少地把所有众生都救度出轮回」的弘大愿景下,也就自然地,关于情、器两种世间中的时间和空间等法都向着无边、无垠的方向解除了所有束缚和局限。这时我们在大乘经典中看到的如来、佛不再局限于迦叶、释迦、弥勒的最简单三世。阿弥陀、药师、狮吼、三十五、八十八及至无量无边三世诸佛开始在大乘经典中被广泛提及。然而,这种对如来、佛的说法似乎依然是「人身」佛的复制式发展,依然是随顺着世俗时、空思维的视野局限。
随着五如来、五佛、五部佛等的表述出现。大乘佛教对佛陀的表述和指代向着相对抽象的和智能型的方向转化。譬如本作品提到的五位佛陀,代表的五种智慧、自带的五种颜色、出示的五种手印、以及为其拱托法座的五种瑞兽等等,不断地提示着在佛陀的智慧与事业中存在的同一主体展示的不同「侧面」的既有差异又实质统一的特征。这种不再「凡人之想」的对终极目标的描述,以一种开始「远离凡俗」「接近神圣」的方式铺开。
这类表述特征后来在金刚乘佛教中被展开为对应五音(种子字)、五佛母、五盖、五蕴、五蕴中又各开五种、五尘、五根、五种意根、四界、四界又各开五种、五方等等,几乎能把这个世界作五分法的事,都可以和五如来作出对应。而这一切正好为在金刚乘实践「这个世间的一切外相,其本质都是觉悟」的极不共修法提供了准备。也就是说,从这样一个简单的五如来赞,我们可以看到它承继了佛教最原始的解脱理论以及初中期大乘佛教发展的成果,同时,我们又可以以此为开端,向未来眺望最弘大、最深细、也是令凡夫最不可思议的金刚乘将如何完美地展开。
全文电子版下载
为兼顾不同读者的偏好,我们提供了藏汉对照本(繁体)丶藏汉对照本(简体),两种线上版本供您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