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19年7月「圓滿法藏.佛典漢譯」計劃正式啟動以來,
共獲得來自兩岸、美國以及德國的漢文譯者所提出15項譯經申請。
經過審查委員為期兩個月的審慎評估,
2020年將邀請4位譯者漢譯藏文大藏經中的一部佛經與三部重要的印度論典。
此四部經論的摘要如下 (以下經論按東北大學德格版目錄的經論順序排列。)
鼠年畫作由來自中國的10歲小法友梁起彰提供。
1.《聖大乘信心進修大乘經》(144) 譯者:謝獻誼
《大智度論》有云:「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本經除著重討論大乘信心的相關內涵,其間更涉及各種佛教義理的剖析,例如對治三毒我見等煩惱、大小乘修行階位深淺的討論等議題,誠為了解大乘修信不可或缺的重要典籍。
2.《般若波羅蜜多二萬五千 》(3790) 譯者:李宥樓
《現觀莊嚴論》是藏傳佛教廣大行傳承的根本論著,闡釋般若經的菩提道次第及圓滿修行果位。收錄於丹珠爾的《現觀莊嚴論》註釋共21部,由印度論師師子賢(Haribhadra)所造的《般若波羅蜜多二萬五千》則以著作形式之精巧聞名。本論第一品〈依據一切相智之善現品〉已由蕭金松老師帶領的法光般若工作坊譯出,本譯者將在蕭金松老師的指導下,續譯第二品〈依據道智之二邊清淨品〉。
3.《五蘊論》(3866) 譯者:張家銘
《五蘊論》又名《中觀五蘊論》,作者是月稱論師(Candrakīrti),內容與世親論師所造《大乘五蘊論》相近,但篇幅稍廣。本論架構方面,先詳述五蘊,再論十二處、十八界,言簡意賅地闡明其切實精準之法相。
4.《中觀莊嚴優波提舍》(4085) 譯者:張思睿
《中觀莊嚴優波提舍》作者為寶藏寂(Ratnākaraśānti)。本論為闡述自宗唯識立場之作,以唯識三自性闡釋空性與中道,立無相唯識,兼論修行之道。